日本經營管理簽證 2025 新制|資本額 3,000 萬、必雇 1 名員工
- 千代田国際行政書士事務所
- 3天前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實務操作 × 踩雷清單
本文整理已施行的新制度(非傳聞版),重點放在「能過審的實務做法」。

一、為什麼這次改制影響這麼大?
自 2025 年起,經營管理簽證(Business Manager Visa)已改為**「看實態、看證據」的審查:不是「先拿簽證再創業」,而是你已在經營**、證據齊全才有機會通過。
二、新制度重點(已施行)
審查項目 | 舊制度 | 新制度(2025 起) |
資本金 | 500 萬可申請 | 3,000 萬以上(最低) |
雇用 | 可無員工 | 必須雇用 1 名正式員工(含社保) |
申請人條件 | 無明確規範 | 碩士或3 年以上可證明之管理經驗 |
外部確認 | 無 | 第三方確認(會計師/中小企業診斷士) |
審查方向 | 重形式 | 重實態 × 資金證據 × 商流證據 |
核心結論:資金門檻提高只是表面,真正關鍵是「可驗證的事業實態」。
三、常見三大踩雷(避開才有機會)
1) 先拿簽證再開業(錯)
「核准之後我就開始營運。」新制下基本不可能過審。申請前需有真實營運的證據。
2) 名義雇用/無社保(錯)
「先掛名當員工,社保之後再說。」沒有社保=不視為正式員工。需提出勞動契約與社保加入紀錄。
3) 資金來源說不清(錯)
「錢到了就好吧?」入管會檢查資金來源、匯入流程、實際用途是否一貫、可追溯。
四、文件要怎麼準備?(能過審的證據思維)
資金證據(KYC)
匯款證明(SWIFT/Wise)+來源憑證
銀行帳戶對帳、資金用途(房租、設備、人事費)對得上
商流證據
合約、報價、請款、入金證明(三點一致)
平台後台(例:Booth/Shopify/Patreon)交易與入金對應截圖
雇用證據
勞動契約、社保加入紀錄、薪資支付證明
觀念:不是「有錢」就好,而是「證據可追溯、彼此一致」。
五、沒有碩士,可以用「3 年經營經驗」申請嗎?
可以,但要能被驗證。
可接受資料例:
平台銷售歷史、對應入金紀錄
業務委託或授權合約、發票、收款記錄
稅務申報/會計帳資料(若有)
創作者/SaaS/數位服務類型通常較容易準備佐證。
六、更新(延長在留)會受新制影響嗎?
日本經營管理簽證 2025 新制「更新也要符合 3,000 萬資本額嗎?」
→ 不用。
已在營運者,依經過措施總合判斷,通常準備:
銀行收支、納稅紀錄
雇用實績(社保、薪資)
合約與入金的實態證據
七、自我檢核(5 項)
我可以提出營運證據(收入、合約、入金)
資金來源清楚、可追溯(非臨時拆借或人頭往來)
已找到辦公室並能提出契約
可雇用 1 名正式員工並加入社保
願意接受第三方確認(會計師/診斷士)
若以上有 2 項以上無法達成,不建議立即申請。先補齊證據再談。
八、延伸閱讀(中文/站內)
九、下一步(重要)
經營管理簽證不適合以「詢價」開始。第一步應該是條件診斷(付費):
依你現況評估可否申請/何時申請最安全
列出缺件與補強清單、時間與成本規劃
十、FAQ(讀者最常問)
Q1:3,000 萬一定要一次匯入嗎?
A:以實際出資到位為原則;若分次需能說明來源與用途,並讓帳務可追溯。
Q2:員工一定要日本人嗎?
A:未限定國籍;關鍵是正式雇用+社保加入+實際工作。
Q3:我沒有碩士,只有做過自媒體,能申請嗎?
A:若有穩定營收證據(平台收入+入金對應),且能雇用與備妥辦公室,仍可評估走「3 年經營經驗」路線。
Q4:更新會被要求補到 3,000 萬嗎?
A:不會。更新採經過措施總合判斷,重點在「實際營運與納稅」。

